剧透!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无锡文化艺术中心,两大重量级项目效果图曝光。
一起来感受一下~
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无锡市正大力推进经开区中瑞低碳生态城的建设,2023年伊始多个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无锡奥体中心。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在无锡奥体中心国际设计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日与夜 © Willmore
无锡奥体中心紧邻太湖沿岸的湿地公园,规划有6万座体育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和2000座游泳馆,还配备一栋文体商旅综合体,拥有约200间客房。
总平面图 © gmp Architekten/WES
朝向太湖鸟瞰效果图 © Willmore
中央体育公园内的各种公共体育设施与比赛场地相得益彰,可服务无锡市民,并用于区内的娱乐和旅游活动。
游泳馆与健身中心 © Willmore
gmp与结构工程顾问sbp携手合作,为体育场馆设计了高性能、资源节约型钢结构。
设计灵感源自自然界中有机进化的结构,主要结构元素转化成一个精细的轻质系统。
结构体系 © gmp Architekten
体育场内场 © Willmore
游泳馆比赛池 © Willmore
尽可能减小每个组件的重量和尺寸,但整个系统也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体育场立面和看台屋顶的膜结构延续了建筑的轻盈体态。
体育场 © Willmore
体育馆 © Willmore
尽管周围整体景观宽广大气,但红线内的用地却相当紧张,并受制于两条地铁线。
设计采用圆润的三角形建筑形体和阶梯式裙楼,应对由此产生的紧凑布局。
总图布局理念 © gmp Architekten
三角形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三个角处的空间:此处设置绿植装饰的宽阔庭院,改善裙楼的自然通风,并在体育场周围形成空气流动,改善空间的微气候。
体育公园 © Willmore
建筑群的中心以及裙楼之间和裙楼之上,gmp与WES共同创造了宽敞开阔的公共开放空间,以有机的形式体现并延续了湿地公园的主题。
景观设计延续并整合了从西侧和南侧相邻的生态湿地接入的天然河道,连通绿地区的贮水池和自然渗坑,防洪防涝,营造宜人的微气候。
引入湿地生态 © Willmore
gmp与ARUP合作提出海绵城市和整体可持续性概念,以满足该地区低碳发展的要求。
整体节能概念包括从用地日光照射和风能、集中式能源中心、地热能和能源生产的角度优化布局。
已经制定了一个可操作的碳减排路线图,旨在让本项目成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海绵城市概念 © gmp Architekten/WES
设计竞赛:2023年 第一名
设计:尼古劳斯·格茨,玛德琳·唯斯
项目负责人:严律己,赵梦桐
设计团队:卢深,赵一澐,孟吉尔,朱城达,黄于青,王晔晗,陈子洋,李梦瑶
中国项目管理:蔡磊,冯丽娜
结构顾问:施莱希·贝格曼及合伙人工程设计事务所
幕墙顾问:华纳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景观顾问:WES景观建筑
可持续顾问: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业主:无锡市太湖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文化艺术中心
导读:近日,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与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无锡XDG-2021-104号地块EPC项目,这个项目是特大型文化商业办公综合体,其中包括无锡文化新di标——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后将给无锡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无锡打造面向长三角、面向全国的城市名片贡献力量。
这个项目位于无锡市经开区金石路与万顺道交叉口西北侧,总用地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中标金额约20亿元,计划工期为1186日历天。
拟建设10栋单体,包括3栋办公楼,6栋商业楼及1栋文化中心。
项目计划打造集文化艺术中心、品牌商业、高端写字楼、城市文化广场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城市多维空间,为消费者带来全新、富有活力的消费、生活场景。
其中,文化艺术中心、城市文化广场将联动无锡大剧院成为无锡文化新di标;品牌商业将串联无锡万象城,成为全市商业新标杆;高端写字楼将辅以优质蠡湖景观,刷新无锡办公写字楼品质标准。
无锡这2个重量级选手,你期待吗?
来源:gmp建筑师事务所、上海建工